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经济属性开发论
引用本文:徐文.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经济属性开发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8):100-105.
作者姓名:徐文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四川绵阳621010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自贡盐业契约研究现代农村社会转型的启示与借鉴”,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自贡盐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模式研究”,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13JZD007)阶段性成果。
摘    要: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虽具有政治与经济二重属性,但在当前的土地利用中却呈现重政治属性轻经济属性之态:政治属性虽在满足土地征收用地需求上已得到彰显,但却因征收条件的宽泛和征收补偿的缺位而存在沦为满足征地需求的资源库之可能;经济属性虽在降低农业活动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村民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有巨大发挥空间,却因顾虑市场要素进入缺乏正当性、公益性与营利性不兼容、城乡用地方式有别而仍处于未开发状态。通过区别农地的公益性与公益性农地等概念,分析城乡用地方式的趋同性、论证开发集体公益性用地经济属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可得出如下结论:借鉴十九世纪自贡盐业土地"客来起高楼、客走主人收"模式有助于实现经济属性最大化之目的,有助于达到节约集约利用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的目标。

关 键 词:集体建设用地分类  公益性用地  农地属性  盐井模式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