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明清时期《史记》整体阅读面貌与科举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业的导向下,阅读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房稿与坊刻时文成为士子日夜诵习以求仕进的重要工具,而传统经史阅读受到极大冲击。科举在制度层面虽然要求士子进行广博的经史阅读,尤其对于二三场考试来说,但主考官的不重视以及试题本身的趋简性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制度设计的初衷。在具体《史记》阅读活动中,普通士子对于阅读文本的选择具有多样性,但因图便捷往往以节选本代替全本阅读,坊刻古文选本又多存在着随意删减、掐头去尾、选择不精等问题。士子阅读方式上则表现为割取抄节,以为时文之资,阅读侧重点在《史记》的文学性方面,清人于此颇有批评。为了扭转士子《史记》阅读存在的不良风气,精英士人群体从观念上破除时文与古文的对立关系,也通过家训家书引导以及亲自课读等方式教育族内子弟,一方面强调对《史记》原典的阅读,一方面在具体阅读方法上予以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