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朱光潜诗论中的德国美学视野——以尼采、立普斯及莱辛为中心
引用本文:文学武.朱光潜诗论中的德国美学视野——以尼采、立普斯及莱辛为中心[J].广东社会科学,2023(2):171-180.
作者姓名:文学武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域外思想资源整理与研究(1907-1949)”(项目号21&ZD25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晚清尤其是五四时代的一批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所面临的科学精神及方法匮乏的窘境。他们纷纷借力外来的思想文化资源输入新术语、新概念和新的批评方法,在中西文论比较、互鉴的宏大背景中重构中国文论的范式。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从海外留学归国后,开始把研究的重心从介绍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转向用这些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的一些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诗歌领域花费了较大的精力。朱光潜诗论中比较多地接受了德国美学思想的影响,他的有关诗歌起源、情趣和意象关系及静穆的观点与尼采美学思想密切关联;对诗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辨析借鉴了立普斯的移情理论;莱辛的诗画异质的观点也影响到朱光潜对诗歌独立文体性质的分析。总之,德国尼采、立普斯、莱辛等域外的美学、文学思想不仅成为朱光潜阐释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有力工具,还在中西文化互鉴、互释的诗学空间中萌生出巨大的生命活力。

关 键 词:朱光潜  诗论  尼采  立普斯  莱辛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