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洋公学与国学的初义脉络
引用本文:陈欣.南洋公学与国学的初义脉络[J].广东社会科学,2023(3):157-167.
作者姓名:陈欣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国学文献汇编与编年史编纂”(17ZDA202)的支持;
摘    要:中国国学概念在近代的生成与演化,是近代学术思想演进中的一大关键。前人追究国学一词的发端,存有数说,在逐渐近真的过程中,揭示各项线索,同时仍有进一步辨析与推进的余地。按诸文献,目前所见,1902年1月6日南洋公学监督沈曾植致周家禄函内“最早”使用“国学”一词指代中国学术。沈曾植“国学”一说,缘起于新政初期整顿南洋公学维持大局,以此消除以《国民》《清议》二报为象征的主张“民权”“自由”的“残缺不全东洋之议论”,与以梁启超为核心的激发国性、培养国民、铸造新国家的“国学”形似神异,而相互争夺对于青年士子的影响力。隐含民国建立前一者在维系皇朝前提下吸纳新学一者以民权国家思想注入中国固有学术的两大国学初始脉络。

关 键 词:国学  沈曾植  南洋公学  民权革命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