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
引用本文:李树新,杨亭.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3):89-92.
作者姓名:李树新  杨亭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基金项目:内蒙古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批准号: 0449。
摘    要:每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中都沉淀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与汉民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基于“泛伦理化”和家国同构的意识形态及传统文化会引导出亲属称谓的泛化。情感原则是人与人相互称呼时,讲究亲疏远近、注重关系的融洽和情感的交流,从“情感”、“关系”的角度选择称谓词来称呼对方,它反映出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伦、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文化心理。汉语称谓中,最能凸显情感原则的恐怕就是亲属称谓的泛化了。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用法与亲属称谓词的常态用法相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关 键 词:亲属称谓  泛化  文化心理
文章编号:1003-5281(2005)03-0089-04
修稿时间:2004年8月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