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量化分析简
引用本文:张正严,.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量化分析简[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51-57.
作者姓名:张正严  
摘    要: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的(课程目标)”标明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定者对学生的培养期许,是中学物理课程政策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在Roberts和魏冰的研究工作基础之上,从“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3个维度,构建了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在形成分析框架之后,研究选取了从1950年至2011年间12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课程目标词频编码、行为动词赋值等方法,定量统计分析了我国历版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从而探讨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价值取向的变迁。研究表明: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一直以来都较为强调“学科发展”取向;1986年以后,随着国内义务教育的推行以及国际上“科学为大众”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开始凸显出来;“社会发展”价值取向在历史上出现了“钟摆现象”,而“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

关 键 词:物理课程  价值取向  学科发展  学生发展  社会发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