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君民关系之“取譬”省察民本思想
引用本文:颜德如.从君民关系之“取譬”省察民本思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
作者姓名:颜德如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58);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QY02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B003)
摘    要:中国古代社会对君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形象地表述为如下种种"取譬":君舟民水说、君原民流说、君为元首民为手足说、君心民体说、君山民地说、君亲民子说和牧民说。这些说法凸显了民在王朝国家存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至于"民"被视为"本"。究其原因,不过是由于民能致力于"本业"即农业和民是国家的构成要素。如果结合君主在整个国家或政事中的主宰地位来看,"以民为本"便成为"以君为本"的工具性手段,民之重要就淹没于其卑微的身份地位中。然而,民又是影响江山社稷存亡的巨大力量,这就造成了君主对民仁爱、畏惧交加的矛盾心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思想有本质之差异。

关 键 词:君民关系  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