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数智赋能农村协商治理的实践路径——基于衡南县D村“人工智能+屋场恳谈”的社会实验
引用本文:周丽娟,朱成燕.数智赋能农村协商治理的实践路径——基于衡南县D村“人工智能+屋场恳谈”的社会实验[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202-212.
作者姓名:周丽娟  朱成燕
作者单位:1.湖南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2.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乡村数字治理人才培养的‘人工智能+案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HNJG- 2022-0110);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乡村数字治理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20A2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 项目“数字政府建设的安全治理体系研究”(20ZDA038)。
摘    要:当前农村协商治理面临主体缺位、官方主导、协商结果满意度差等现实困境。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采用数智技术解决协商治理难题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基于赋能理论和“人工智能+屋场恳谈”社会实验,考察了农村协商治理中数智技术的主体赋能路径。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深度访谈发现:数智技术通过虚实场景再造、沉浸式体验、村务“云扩散”的心理赋能机制,唤醒乡村集体记忆、增强参与效能感、培育公共精神,提升了村民参与协商治理的意愿;通过数智平台拓展协商渠道、共享议题信息、回应民众关切等结构赋能机制,突破了村民参与的时空阻隔及知识结构、权力结构限制,提升了村民的参与能力;通过成果分配共商、决策过程公开、共创结果公示的成果赋能机制,增强了村民的参与获得感,提升了村民对协商结果的满意度。数智技术的有效赋能有助于农村协商治理中集体共识的形成。

关 键 词:数智赋能  农村协商治理  屋场恳谈  集体共识
收稿时间:2023/10/2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