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子公司“自下而上”的制衡:实现路径、弱化因素与作用边界
作者姓名:徐宁  张阳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舍利取义’还是‘为名所累’?中国情境下高管声誉的双重治理效应及优化路径研究”(71872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字塔结构下母子公司‘双向治理’形成机理与协同效应研究”(7187210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思想及其实践影响研究”(17BZLJ09);
摘    要:如何有效约束大股东掏空行为是公司治理学术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的委托代理框架遵循母子公司“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逻辑,忽视了子公司的自主性及其“自下而上”的制衡能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子公司及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尽管单向治理范式已经受到学者的质疑,但子公司通过何种方式对母公司产生制衡亟需进一步探索。文章基于前景理论的核心观点,运用2012—2017年中国上市子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子公司管理者异质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阐释了子公司“自下而上”制衡作用的实现路径、弱化因素及其作用边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子公司拥有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一方面,能力较强的管理者可以为大股东带来更多的控制权共享收益,限制了其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获取,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与监督大股东的掏空行为,进而起到对大股东“自下而上”的制衡作用。作为具有双重效应的情境变量,CEO声誉及CEO与母公司关联度在中国情境下的负面效应更为凸显,二者均会弱化管理者能力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制衡作用,即在子公司CEO声誉水平较高、子公司CEO与母公司关联度较强的情境下,子公...

关 键 词:管理者能力  大股东掏空行为  CEO声誉  CEO与母公司关联度  子公司制衡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