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乡非农就业结构、人口转移方式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
引用本文:刘维奇,;韩媛媛.城乡非农就业结构、人口转移方式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8):85-92.
作者姓名:刘维奇  ;韩媛媛
作者单位:[1]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60年基本经验研究》(08&ZD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统筹进程中生产要素流动机理与整合机制研究》(12CJY05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2013M54109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研究》(2014T70152)
摘    要:利用中国1952—2011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非农化、城乡非农结构和人口转移方式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比重、农村非农就业占城乡总非农就业比重、城镇劳动参与率、农村劳动参与率四个变量间存在着均衡关系。中国城镇化在波动期、持续增长期、快速增长期等几个发展阶段中,受非农化、城乡非农结构和人口转移方式的影响不一样。中国城镇化要健康发展,应该调整城乡非农结构和平滑城镇化过程。同时,要注意改变人口转移方式,使更多的非劳动力能伴随劳动力的转移而进入城镇。

关 键 词:非农就业结构  城镇化  人口转移方式  劳动参与率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