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冷战初期美国对泰国的心理战行动———以PSBD-23心理战计划为核心的考察
引用本文:史澎海.冷战初期美国对泰国的心理战行动———以PSBD-23心理战计划为核心的考察[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157-165.
作者姓名:史澎海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战期间美国对外隐蔽行动战略研究”(04BSS011),项目负责人:白建才
摘    要:冷战肇始,杜鲁门政府就积极寻求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和渗透,心理战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杜鲁门政府将苏、中视为遏制的主要目标,同时对新中国周边国家展开争夺以构建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圈,泰国成为美国争夺东南亚的主要目标。为此,杜鲁门政府制定了心理战略和美国对泰国的政策目标,试图通过军事和经济援助、心理干预等手段将泰国纳入以美国为首的反共产主义阵营。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继承了杜鲁门政府的心理战略和对泰国的政策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针对泰国的PSB D-23心理战计划。通过实施PSB D-23心理战计划,艾森豪威尔政府巩固了泰国的亲美政府,削弱了泰国国内的共产主义影响,构建了以泰国为核心的东南亚集体防御体系,最终将泰国纳入了西方阵营。考察冷战初期美国对泰国的心理战行动,可以管窥美国的心理战略、对泰国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手段,揭示美国运用心理战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历史事实,从而推动国际冷战史的研究。

关 键 词:冷战  美国心理战略  美国对泰国的政策目标  PSBD-23心理战计划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