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组诗的身份确认及其诗学史意义
引用本文:徐正英,马芳.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组诗的身份确认及其诗学史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作者姓名:徐正英  马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艺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07BZW019);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项目批准号:302121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存周公毖臣诗四句、成王自儆诗九首,是题目、短序、乐章标识俱全的乐舞诗章。成王九首诗中祀祖、自儆、儆臣内容连贯,又符合古诗乐以"九"成组篇制结构,还与传世文本《诗经·周颂》多为组诗的原初形态暗合,故九首是一完整的组诗。其中第一首见于今本《诗经·周颂》的《敬之》篇,故整体为《诗经·周颂》作品无疑。由短序推知,周公四句诗原来是另九首,同属《诗经·周颂》"逸诗"。两组十七首"逸诗"的诗学史意义:一为"孔子删诗"公案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的支撑,并为其删诗"十分去九"提供了文本范例,且启示人重新理解司马迁"去其重"的含义不只指删除重复诗篇,还指删除内容相近的诗篇;二为《毛诗序》形成时代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证,说明《诗经》至迟到战国中期已有序;三是揭示了《诗经》"颂"诗有别于"风"、"雅"只唱不舞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特征。

关 键 词:清华简  《周公之琴舞》  《诗经》逸诗  “删诗”说  《诗序》时代  诗乐舞一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