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晚清“哲学”译名确立过程看东亚人文特色
引用本文:熊月之.从晚清“哲学”译名确立过程看东亚人文特色[J].社会科学,2011(7).
作者姓名:熊月之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20
摘    要:哲学在明末的译名是爱知学、理学或穷理学。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学者西周在知晓这一译名的情况下,摈弃理学等原有译名不用而新创哲学译名,是有其文化上深意的。用哲学译名,既与东方语境中人所共知的朱子理学划清界限,又使这门学问具有东方文化气息。哲学在辞典、报刊等普遍使用的情况下,最终为中国学者所接受,但其接受过程并非没有理性的思考,并非毫无障碍。梁启超、严复都曾对这一译名踟蹰再三。哲学译名的确立过程,是东方学者赋予哲学东方意义的过程,西周、梁启超、严复对哲学译名深思、选择的过程,也很有东方特色。西周后创的哲学译名,能够取代中国已有的爱知学、理学而为东方学人共用,是日本在接引西方文化方面超过中国的标志之一。

关 键 词:“哲学”译名  爱知学  理学  

An Insight of the East-Asian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hilosophy'
Xiong Yuezhi.An Insight of the East-Asian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hilosophy'[J].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1(7).
Authors:Xiong Yuezhi
Institution:Xiong Yuezhi
Abstract:
Keywords:the Translation of the 'Philosophy'  Aizhi Xue  Lixu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