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主”还是“民主主义”?——九十年来中国“民主”观念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
引用本文:赵寻.“民主”还是“民主主义”?——九十年来中国“民主”观念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J].学术月刊,2010(3).
作者姓名:赵寻
作者单位: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
摘    要:九十年前,自德先生、赛先生进入中国以后,民主与科学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理解现代性的主要标志。但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由此所导致的唯科学主义也深刻地制约了中国现代思想的开展;实际上,以客观、透明、形式化的科学观念形成的民主主义观念,更左右了中国政治的现代性道路。民主主义理论在现代的兴起,除了古典共和主义衰落的背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一个关键。然而,人们往往只注意《社会契约论》中人民主权原则,而置公民宗教原则于不顾,这在晚清以来中国民主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同样如此。五四期间,这一逻辑在康有为、陈独秀之间有关宪政、民主与孔教为中心的辩论中达到高潮:民主仅仅成为与民选总统、议会等与专制对立的政治议题,而完全抑制和取消了它所包含的注重权利平衡以及公民德性养成的共和观念。

关 键 词:民主主义  共和主义  宪政  康有为  陈独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