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赵树理文学与政治的历史形态论(1949—1958)
引用本文:李拉利,李刚.赵树理文学与政治的历史形态论(1949—1958)[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30-39.
作者姓名:李拉利  李刚
作者单位:长治学院中文系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太行抗日根据地报刊与上党地区革命文化建设研究”(20210133);
摘    要:从1943年起,赵树理逐渐走出自己的文学“路子”:以介入生活的文学动机和大众化的艺术方法构成的“通天彻地”的现实主义文学。1949年后,其现实主义“路子”因为缺乏浪漫而被质疑,1958年前后尤甚。赵树理对他“不浪漫”的批评的回应,一方面改革,一方面坚持,其文学之路经历了从文学事功的理想到进退失据的尴尬,但他总是从“产量不就范”的角度来限制“浪漫”,最终在1959年陷入“中央错了还是你错了”的文学与政治的双重危机。近年来,山西学者以赵树理和“晋军后”视角研究赵树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成就颇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赵树理文学与政治的三个历史形态,即现实主义文学观、文学事功的理想和进退失据的现实,研究三者的历史关系,对深入认识赵树理及其时代的主流价值关系,进而反思新时代文学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都是有益的。

关 键 词:赵树理  文学与政治  历史形态  现实  浪漫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