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30 年代左翼文学是如何被塑形的
引用本文:屠毅力.1930 年代左翼文学是如何被塑形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3):3-10.
作者姓名:屠毅力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200240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
摘    要:左翼文学经典的形成,一方面源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建国后的历次文学史叙述,另一方面则与左翼文学产生之初的批评语境直接相关. 正是通过同时代的批评,一些带有左翼色彩的作家作品被进一步定性、塑形,成为当时左翼叙事所期待的形态. 像冯雪峰、瞿秋白在革命文学论争后对鲁迅身份的再界定,冯雪峰、胡风对韩侍桁等批评枟子夜枠权力的剥夺,以及茅盾、胡风对吴组缃、艾芜等一批左翼新人的创作指导等,都是这一时期"批评"介入并参与塑造左翼文学的典型例子.

关 键 词:批评  鲁迅  枟子夜枠  左翼新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