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图像时代国家形象视觉塑造的悖论
引用本文:刘丹凌.图像时代国家形象视觉塑造的悖论[J].社会科学研究,2013(5).
作者姓名:刘丹凌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影像传播与中国形象研究",2009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重点项目"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影像传播与中国形象研究",国家留学基金
摘    要:在W.J.T.米歇尔所描述的“图像转向”背景下,影像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成为民族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路径和优先选择.影像文化不仅以其特殊的表现方式契合了国家形象的表达与传播诉求,而且展现出卓越的社会沟通力与情感召唤力.然而,影像的悖论也会造成国家视觉形象塑造的困境——多元主体、真实的幻象、视觉霸权、弱阐释性等问题成为统一性、整体性国家形象析出的障碍.影像的传播和接受有赖于它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影像“剩余价值”的持续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民族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

关 键 词:图像转向  国家形象  悖论  影像政治  影像霸权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