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声调与音段对于普通话和粤语的可知性的相对重要性研究
引用本文:王红岩,朱立刚,李笑通.声调与音段对于普通话和粤语的可知性的相对重要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8):120-122.
作者姓名:王红岩  朱立刚  李笑通
作者单位:1.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2.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河北石家庄,050021
3.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香港
4. 荷兰莱顿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语音研究所
摘    要:旨在探索音段和作为超音段信息的声调在普通话和粤语的语音可知性上的相对价值。普通话的声调总量较少(4个),而粤语更为丰富(至少7个)。通常,相对于音段而言超音段具有冗余性,因此在语音识别中它的作用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低质量的语音输入中超音段(重音,声调)相对的重要性将会增加,因为相对于音段,超音段对于噪音环境和失真处理后的语音的鲁棒性更强。同时,我们对两项假设进行检测:(1)粤语中词的声调的重要性大于普通话,因为前者有更丰富的声调系统;(2)当音段信息质量渐差时,词声调重要性相对加强。因为言语中音段和声调是相互作用的,如果音段削弱,那么人们识别语音的根据更多的会转到总量占优的声调上来。

关 键 词:音段  超音段  词汇层面声调  普通话  广东话  可知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