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屈原《橘颂》对颂体文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引用本文:丁静.屈原《橘颂》对颂体文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15-124.
作者姓名:丁静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赋学编年史”(17ZDA240);;湖北省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汉晋颂文史论”(2020094);
摘    要:颂具有以“颂”名篇,内容上以褒述帝王功德、祖先事迹或赞美人物、事物为主,形式上以四言为基本句式,艺术风格上崇尚典雅清丽、华腴丰缛等鲜明的文体特征。考辨现存先秦文献,《诗经》“三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颂》从音乐而得名。《管子》“国颂”及《庄子》“有焱氏之颂”冠以“颂”名而非褒美的韵体颂文。屈原《橘颂》作为第一篇以“颂”名篇且题旨颂美的作品,在颂体文的形成发展中具有开创性。《橘颂》不仅在内容题材上将歌颂对象扩展为“细物”,通过歌颂具有高贵品质的物,来寄托作者的志向与情感,而且在艺术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格式,赋予四言句式以新的生机,从而奠定了颂体的基本特征,标志着颂体的正式形成,对后世颂体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 键 词:颂体  屈原  《橘颂》  文体特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