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茅盾《风景谈》的美学意义
引用本文:孙国峰,王殿军.茅盾《风景谈》的美学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作者姓名:孙国峰  王殿军
作者单位:内蒙古扎兰屯幼儿师范学校,内蒙古扎兰屯市向阳小学 内蒙古扎兰屯162650
摘    要:《风景谈》采用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方法,诉说对延安人民的新生活和崇高精神境界的怀念之情。而对六种景色的描述,则由一个主题来贯串,即对主宰风景、改造自然的人类活动的赞颂。这种赞颂在文章里反复出现,但并不使人感到单调、重复,而是一层深似一层。它犹如一根红线,把表面看来分散错落的各种“风景”串联成一个跌宕多姿的整体,从而达到对美的赞颂。

关 键 词:风景  人类活动  美学意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