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以“声音”为核心的汉语文学观及其在“新文学”中的命运
作者姓名:泓峻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学文本理论研究”(项目号12JJD75002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的自觉",表现为对汉语文学语音形式感受力的自觉。古代汉语诗文作品一个个排列的文字背后,有着作者刻意组织起来的具有音乐性的语音,这种语音与作家追求的文学表达效果直接相关,是古典汉语文学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之一。现代文学语言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口语化、通俗化;一是欧化、书面化。虽然两个方向间存在深刻的矛盾,但在远离中国古典文学的声韵传统这一点上,结果却相当一致。汉语语音具有很好的成乐条件,古典文学所遵循的语音修辞原则是基于汉语的独特个性而产生的。新文学完全把它算在文言文学的名下,敝履一样抛弃,是很大的一种误解,其对现代汉语文学及民族审美心理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关 键 词:汉语文学  声韵传统  五四文学革命  白话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