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苏轼与仇池
引用本文:宁世忠.苏轼与仇池[J].社科纵横,1992(4).
作者姓名:宁世忠
作者单位:甘肃省西和县一中
摘    要:仇池,是一个古老的国度,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披蟒踏靴三百年。其事迹虽在正史上历历可辨,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已荡然无存。幸有伟大诗人杜甫与苏轼的笔传,又能使我们对这座神秘的大山抒发思古的幽情了。 公元759年,杜甫从战火纷飞的关中辞官西行,暂住秦州,写了《秦州杂诗二十首》。其第十四首表现了他对仇池的向往: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 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 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他早在凤翔行在《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一诗中就流露出对“受辞太白脚,走马仇池头。古色沙土裂,积荫云烟稠。羌父豪猪靴,羌儿青 裘”这种仇池古国风物的兴趣。《杂诗》第二十首,还念念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