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的敬畏意识
引用本文:于民雄.孔子的敬畏意识[J].贵州社会科学,2006(6):49-52.
作者姓名:于民雄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    要:敬畏意识是外在神圣性在内心唤起的真实情感.孔子敬畏感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天"的敬畏,对伦常秩序的根据的敬畏,对道德律令和人道使命感的敬畏.孔子对"三年之丧"的解释以自然人性为根据,"三年之丧"具有神圣性,是人常伦理成立的先决条件."知天命"是孔子在理性高度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命运的认同与理解,体现为儒学传统特有的乐观主义.敬畏感唤起的是一种神圣指令,"仁、"义"、"诚"、"敬"等观念之所以有力量,因为它以崇高性打动人,从而让人产生敬畏之情.敬畏感为儒学传统的使命感提供动力,凸现的是中国文化传统超越性的终极关怀.

关 键 词:孔子  敬畏  意识
文章编号:1002-6924(2006)06-049-052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