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空间的构建与文学空间的生产——唐前期骊山华清宫文学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杨为刚 |
| |
作者单位: | 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汕头,575603 |
| |
基金项目: | 汕头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 |
| |
摘 要: | 唐玄宗时期,骊山华清宫成为继大明宫、兴庆宫之后的又一政治中心,并随着政治空间的建立,成为宫廷文学创作的中心之一,其文学活动与当时政局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张九龄、张说的罢相与李林甫、杨国忠的先后专权,骊山的宫廷文学活动逐渐消歇,但其对在野文人的影响仍在持续,骊山献赋成为天宝时期文人的时代呼声。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中,杜甫首次对骊山华清宫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改变了骊山作为文学空间的象征意义,预示着杜甫的创作乃至整个盛唐诗坛开始发生深刻的转变。
|
关 键 词: | 骊山 华清宫 政治空间 文学空间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