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间启蒙与平民成士:平民成才的难点与优势——兼论《公冶长》的逻辑结构
引用本文:姚继东,沈敏荣.民间启蒙与平民成士:平民成才的难点与优势——兼论《公冶长》的逻辑结构[J].学术探索,2023(1):1-11.
作者姓名:姚继东  沈敏荣
作者单位:1. 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20FFXB013);
摘    要:置于体系化解释之下,依平民成士的视角,《公冶长》的逻辑框架得以显现。从民间社会培养平民成士的基本原则到平民成士的基本特点和认识误区,再到平民成士的难点和优势,再到实现中的重点和难点,再配之以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使得《学而》中的教育私学化、《为政》中的治理民间化、《八佾》中的礼乐日常化、《里仁》中的乡里自治化在平民成士中得以体现,民间社会第一次有了自身的独立价值观(志在天下)、完善的伦理体系(学道爱人)、科学的培养路径(自讼好学),自足的民间社会(民兴于仁)成为了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

关 键 词:平民成士  自讼不已  好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