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云南白盐井儒学看西南边疆国家意识在地化
引用本文:张锦鹏,钟行.从云南白盐井儒学看西南边疆国家意识在地化[J].学术探索,2023(11):126-132.
作者姓名:张锦鹏  钟行
作者单位:1.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 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
基金项目:用友基金会“商的长城”重点项目(2021—Z09);
摘    要:白盐井地区是古代云南井盐产区,明清时建有多所庙学机构,王朝统治者试图通过发展儒家文化,将国家意识“涓滴”于边疆地方社会。此举效果明显,民众捐资兴办儒学积极性高、当地近圣文化流行;在当地民间传说中,还出现了将内地神灵移植到本地信仰叙事的转化。这种自下而上的崇儒和认同内地文化的现象,反映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国家意识在地化效果显著,边疆少数民族已形成广泛的国家认同的社会心理。这一个案揭示了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始终追求“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文化统一性的积极政治效果,对今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亦有重要启示。

关 键 词:儒学发展  文化濡化  国家认同  中国式现代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