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代汉语时期两种能性述补结构的地域变化及其动因
引用本文:田永苹.近代汉语时期两种能性述补结构的地域变化及其动因[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47-54.
作者姓名:田永苹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的汉语非组构性历时演变与语言演变规律研究”(18ZDA291);
摘    要:晚唐五代时期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和“V得C(不C)”都是当时共同语中的能性表达结构,宋、金、元时期“V得C(不C)”在燕北地区更常用,“V得(不得)”在河洛一带的中原地区更常用。从宋、金、元时期开始,“V得C(不C)”逐渐向南方地区扩散,至明中期已为南方地区广泛使用,形成现在为共同语、北方方言、南方方言广泛使用的格局,“V得(不得)”则向更南方地区退却。“V得(不得)”在向南方地区退却的过程中,明中期至明末清初,它曾一度从吴语地区向北方地区延伸,但没有形成规模。“V得C(不C)”从燕北一带向南方地区扩散,与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从金元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北方官话伴随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向南方地区覆盖有关;“V得(不得)”从吴语地区向北方地区延伸,与明中期至明末清初时期话本小说的广泛传播有关。两种能性述补结构的地域变化表明,元至清代初年,从金元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北方官话还不是全国共同语,它与从平话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南方官话在明末清初相互竞争,大约清中期北方官话才成为全国共同语。

关 键 词:“V得(不得)”  “V得C(不C)”  地域变化  话本小说的传播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