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世纪以来西方作家建构的中国形象中我-他关系的演变态势
引用本文:赵小琪.20世纪以来西方作家建构的中国形象中我-他关系的演变态势[J].贵州社会科学,2023(9):59-66.
作者姓名:赵小琪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世纪以来中西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20FWWB020);
摘    要:从总体上看,20世纪以来西方作家建构的中国形象中我-他关系呈现出较为鲜明的规律性运动:从自我中心化到尊重他者差异性,从他者中心化到自我与他者的相互补充,从他者的他者化到自我与他者的存异求同。与毛姆等西方作家不一样,于连、詹姆斯·赖斯顿等反对以自我意识去压抑、同化他者,主张以“宽容的理解”的态度尊重他者文化的差异性;与狄更生等他者中心化者将他者视为高于自我的存在不同,罗素、文慕贝、彼得·海斯勒等西方作家主张将自我与他者看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与萨克斯·罗默、弗兰克·诺里斯等将他者的差异无穷地放大和强化的西方作家不一样,于连、瑞恰慈、赛珍珠等西方作家主张抱持求同存异的态度,理性地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关 键 词:西方作家  中国形象  我-他关系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