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言文阅读摭谈
引用本文:颜素强.文言文阅读摭谈[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作者姓名:颜素强
作者单位:福建宁德市教师进修学校!宁德352100
摘    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课文”。从熟读人手进行文言文教学,是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这是历来的传统经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等中国古语也强调了“熟读”的重要性。 学文言文跟学外语有点相似。学外语要是光听老师讲,不熟读外文,不把读的外文记住背出,是很难学好的。王勃“六岁长辞章”,骆宾王“七岁能赋诗”,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都是靠熟读背诵而成的。 在熟读背诵上,应该避免为了熟读而机械地死读硬背的现象。这种表面读得沸沸扬扬,实则“水分”颇多的阅读,非把学生的思维搞僵化不可。某教师上《岳阳楼记》。介绍作者、背景,导入课文后,就让同学们集体朗读,接着是分小组读,然后是指名若干同学读,再后来是男女同学分别读,最后是互读互背。乍一看,不错,挺热闹,似乎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不觉有“苍白”之嫌。这是极端的形式主义。无目标、无目的、无指点,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但到头会有多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