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析小麦后熟作用及适期收获对提高粒重的效果
引用本文:刘碧贵,邢国风.浅析小麦后熟作用及适期收获对提高粒重的效果[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作者姓名:刘碧贵  邢国风
摘    要:通过对绵阳11号和绵阳15号籽粒灌浆规律及成熟生物学特性的研充,在乳熟末期到完熟期,每隔2—3天进行分期收获,经室内考种后,分别随机取50穗随收随脱粒,50穗在室内挂放7—10天经后熟再脱粒,结果表明:两品种的最佳收获期是在腊熟中末期,此时干物质积累达最大值,含水率在30.96—30.17%,产量最高。两品种后熟作用在腊熟中前期最明显,千粒重可增加3克左右;在腊熟末期后熟作用对粒重增加无明显效果。两品种如在腊熟中前期收获,再经过一段后熟作用,粒重明显增加;并比大面积一般收获时期可提前5—7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