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康德实践理性视域中的德性幸福观
引用本文:杨伟涛.康德实践理性视域中的德性幸福观[J].学术论坛,2013,36(1):6-10.
作者姓名:杨伟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433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实践理性中理性与情感的融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道德自我形而上学基础的社会哲学转向",201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道德自我的社会伦理基础"(2012BZX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研究基金
摘    要:传统伦理思想中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有感性主义幸福论、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以及宗教禁欲主义,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幸福与道德相割裂的疑难。康德坚持"道德不是幸福,但道德是配享幸福的条件"。德性幸福观,是对传统物质主义幸福观的批判,也是对传统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者道德即幸福以及宗教德福轮回思想的审视和提升。康德的幸福观与其实践理性的理念是密切结合的,知性和理性、自然和自由的区分以及形而上学的道德自由指向,构成其实践理性理解的前提;德性幸福观是其实践理性的贯彻和道德自由观的体现。

关 键 词:实践理性  配享幸福  道德自由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