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期德语传记中的马克思形象:描述与审视
引用本文:凌菲霞.早期德语传记中的马克思形象:描述与审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5):192-202.
作者姓名:凌菲霞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广州 510275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摘    要:一战前,马克思传的作者除了蔡特金、列宁等人以外,还有一批来自奥地利和德国大学的经济学者.这批作者都塑造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者形象,将马克思描述为过时的客观价值论者和失败的剩余价值论者.他们还将马克思刻画成令人不安甚至是恐怖的暴力煽动者,塑造了其较为负面的革命者形象.其中有几位传记作者受到当时的伦理社会主义等康德复兴思潮的影响,将马克思描述为非批判的价值虚无主义者.这些形象塑造存在种种问题.首先,他们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客观性概念以及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存在误解,无法洞见马克思的理论创新并简单地拒绝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其次,他们忽视了暴力背后的不同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的暴力革命观与其他激进派的差异,有失公允地树立了马克思负面的革命者形象.最后,几位传记作者由于未能洞察由后来的葛兰西等人所揭示的马克思实践哲学,从而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了.对这些传记进行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人们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被主流经济学所误解和忽视的原因、马克思负面的革命者形象在传记文献里最初出现的缘故以及马克思主义起初与康德主义相碰撞的思想火花.这样的了解还有助于去伪存真,还原真实的马克思形象.

关 键 词:马克思  马克思传  客观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暴力革命  知识批判  价值虚无主义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