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引用本文:刘保昌."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问题[J].江汉论坛,2002(3):85-87.
作者姓名:刘保昌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武汉,430077
摘    要:近几年来,对“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进行反思、重释的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的论、著有唐小兵编辑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黄子平的《革命·历史·小说》,李杨的《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洪子诚的《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等。这些论著或论文的一个主要的观点是,延安文学,“十七年文学”以及“文革”文学等并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而是一种非常“现代”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文学并不是“前现代”或现代化“倒退”的产物,而是现代性文化的另一…


The Modern Nature of the Literature in 17 Years after Liber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