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在传统基地上构建新的艺术世界——评王鸿儒长篇历史小说《盛唐遗恨》
引用本文:陈择纲 ,吴秀明.在传统基地上构建新的艺术世界——评王鸿儒长篇历史小说《盛唐遗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4(1).
作者姓名:陈择纲  吴秀明
摘    要: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战乱结束后的第43年,白居易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借用文学形式表达了他对这一历史性悲剧的感伤情绪。白居易不无意味地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把战乱的根源归罪于唐玄宗晚年迷恋杨贵妃以致国事昏乱。与此同时,白氏也不否定李杨之间悱恻缠绵的情爱关系,“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于是,李杨间寓有悲剧意味的情爱关系便成为文人们乐意吟讽的文学题材。他们都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历史思索和感伤之情。只是他们的见识少能超越白居易,更有不少事实上则是“红颜祸水”论者。包括建国后的一些历史文学作品,仍对杨贵妃的美色发生了过多的兴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