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合式供给及其动力机制——以皖东Q县为例
引用本文:孙新华,卫敬.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合式供给及其动力机制——以皖东Q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24,24(3):75-83.
作者姓名:孙新华  卫敬
作者单位:(1.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合肥 230601;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SH031)
摘    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基于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合式供给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整合式供给区别于传统的分散式供给模式,主要体现在服务主体的规模化、服务内容的系统化以及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三个方面。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合式供给实现过程中,农业规模经营构成了前提条件,各类服务主体之间的竞争是催化因素,地方政府则提供了政策或制度保障。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合式供给推动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中心的服务供给模式的形成,助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但是却对小农户的发展带来了意外的负面后果。鉴于此,应该从三方面着手优化: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引导,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关 键 词:农业社会化服务  整合式供给  小农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现代化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