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按劳分配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引用本文:薛汉伟.从按劳分配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4):26-30.
作者姓名:薛汉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北京100871
摘    要:在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按劳分配名义建立的分配制度,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相反,它和信息障碍纠缠在一起,成为体制畸型的一个主要根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马克思的物质利益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为依据,在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到十六大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十六大概括的分配原则,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对应的,是同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对应的。《哥达纲领批判》为这一发展提供了许多理论上的生长点。

关 键 词:利益  劳动  生产要素

On the New Distribution Principle of China
Abstract:
Keywords:benefit  work  Economical factor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