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州城中村农民工犯罪原因之解释——以默顿社会失范理论为展开
引用本文:杨高峰.广州城中村农民工犯罪原因之解释——以默顿社会失范理论为展开[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2):118-122.
作者姓名:杨高峰
作者单位:[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北京100088; [2]广州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广州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是本人所主持的广州市教育局项目《广州“城中村”犯罪对策研究》(项目编号3021)的研究成果.本文仅对广州城中村中农民工犯罪问题进行了研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在所有城中村犯罪中农民工犯罪占据了绝对多数的比例,因此对其研究具有较大学术和实践价值;另一方面,每个理论都有其适用的具体语境和对象,尽管存在一些城市居民(如城中村中的原住民及拥有城市户口的流窜犯)犯罪的现象,但本文所依据的默顿的失范理论就无从对其产生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摘    要:随着广州经济飞速发展,大量外来农民工涌入城市并在城中村居住。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相对剥夺感使他们不能对城市产生归属感,而在其致富目标难以通过正常的合法途径实现时就会促使其选择创新的行为方式满足其愿望。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就底层民众犯罪原因提出过著名的社会失范理论,而广州城中村外来民工犯罪的出现,无疑为该理论的具体适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样本。

关 键 词:广州城中村  外来农民工  相对剥夺感  边缘人  失范理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