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上林壮语致使结构
引用本文:潘立慧.上林壮语致使结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作者姓名:潘立慧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BS120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上林壮语致使结构可以根据两个语义参项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使用标记te:η1的结构,说明致使者无意导致某种不幸结果;二是使用标记hη3的结构,说明致使者有意促使或者有意不阻止某种结果;三是使用标记ku6的结构,说明致使者有意程度比较强。ku6来源于动词"做",hη3来源于动词"给予",te:η1来源于被动义。根据语言类型学的研究,te:η1的语义来源及其所表达的不幸语义范畴是上林壮语致使结构的特点。

关 键 词:上林壮语  致使结构  语义参项  来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