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民族院校教师在隐性课程建设中的“缺位”与“复位”
引用本文:丛静.论民族院校教师在隐性课程建设中的“缺位”与“复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作者姓名:丛静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人事处;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高校隐形课程研究——以五所民族高校为例”(项目编号:DMA1103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在的影响,在隐性课程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民族院校教师在建设和引领隐性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民族院校存在教师在隐性课程建设中"缺位"现象。应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宣传多元文化教育,培训考核教师以提升教师素养,出台奖惩制度促进教师对隐性课程建设的参与,以此实现教师在隐性课程建设中的"复位",更好发挥民族院校的育人功能。

关 键 词:民族院校  教师  隐性课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