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譬”、“喻”之辨——从名辩学和因明学的角度
引用本文:周柏红.“譬”、“喻”之辨——从名辩学和因明学的角度[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6).
作者姓名:周柏红
摘    要:"譬"、"喻"因含义相近常被人们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名辩思想和因明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它们在缘起、论证方法、悟他目的等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从推理的结构、形式的稳定性等方面来看,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名辩学之"譬"是一种独立的推论形式,而因明学之"喻"只是推论中前提的一部分;形式上名辩学之"譬"相对稳定,因明学之"喻"不同时期有较大差别;方法上名辩学之"譬"大多使用类比、比喻说明问题并且例证详尽,因明学之"喻"与"譬"大致类似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

关 键 词:名辩学  因明学  “譬”  “喻”  因明论式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e of "Pi" and "Yu":
ZHOU Bai-hong.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e of "Pi" and "Yu":[J].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0,28(6).
Authors:ZHOU Bai-hong
Abstract:
Keywords:Ancient Chinese Logic  Ancient Indian Logic  pi  yu  Yingming reasoning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