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附魅、祛魅和返魅:昙阳子传记形象的历史演变——从王世贞《昙阳大师传》说去
引用本文:魏宏远.附魅、祛魅和返魅:昙阳子传记形象的历史演变——从王世贞《昙阳大师传》说去[J].社会科学,2014(10).
作者姓名:魏宏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甘肃 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王世贞全集》整理与研究”
摘    要:昙阳子形象建构是一场文化权利的争夺.王世贞、王锡爵以昙阳子种种灵异事件为契机,意图通过昙阳子信仰体系的建构以维系他们日益下降的世俗地位,为此展开了对昙阳子的一系列“附魅”活动.二王氏的政敌张居正、徐学谟等力图破坏他们对这一新信仰体系的建构,以消除二王氏的社会影响,为此对昙阳子进行了一系列“祛魅”举措.在昙阳子两种形象的建构过程中,激烈的文化权利之争随着世俗权利的强行介入而暂时消歇,然而附着在昙阳子形象上的文化意义却在历史空间中不断流动,“附魅”与“祛魅”彼此纠缠在一起,同时因权利场域之外的第三者或属于另外场域的民间出于探求本相之目的而赋予昙阳子“返魅”意义,从而使昙阳子形象的建构愈显复杂.

关 键 词:王世贞  昙阳子  《昙阳大师传》  《牡丹亭》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