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董仲舒人性论辨析
引用本文:陈碧娥,石甫轩.董仲舒人性论辨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1,22(11):70-74.
作者姓名:陈碧娥  石甫轩
作者单位:陈碧娥(渝州大学中文系,重庆,400000)       石甫轩(重庆武警总队,重庆,400000)
摘    要:汉代董仲舒的人性论,是对先秦孔子、孟子等人的人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对人性的界定是"质朴之谓性",指人的天生资质.结合其天人感应哲学思想便会发现董子人性的天生资质中既包含了自然本性的内容,也包含了社会本性的因素.董子主张性有善有恶论,其内涵是性有善质,亦有恶质,这正好是董子"中民之性"内涵所在,而"圣人之性"与"斗筲之性"不在其界定的人性范畴之内,故董子云"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可见,董子并未提出性三品说,最多是略具雏形而已.

关 键 词:董仲舒  人性论  天生资质  自然本性  社会本性  圣人之性  中民之性  中国哲学
文章编号:1004-3926(2001)11-0070-05
修稿时间:2000年4月7日

On DONG Zhong - sh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