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20—1930年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夜”意象考察
引用本文:孙玉生.1920—1930年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夜”意象考察[J].社会科学辑刊,2007(1).
作者姓名:孙玉生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摘    要:在1920—1930年代中国文学的创作文本中,“夜”意象具有独特的生成原因、表现特征以及审美构成。这一文学现象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形态、作家的心理构成以及创作的思维机制有主要关系。“夜”作为复杂的审美客体给人以无尽的体验,死亡和恐惧、沉迷与罪恶、自省与思索、孤独与绝望以及温柔与慰藉,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意象群。“夜”意象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社会价值批判色彩。

关 键 词:“夜”意象  生成  审美  价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