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宋代"稽古之学"考论及其学术史意义 ——从陈瓘奏议说开去
引用本文:武建雄.宋代"稽古之学"考论及其学术史意义 ——从陈瓘奏议说开去[J].北京社会科学,2019(5).
作者姓名:武建雄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济南250014;滨州学院 人文学院,滨州256600
摘    要:稽古是古代君主稽考前代圣人以修身、治政的传统,在后世的实践中,因参与主体扩大至士人,行为对象兼及经史,稽古表现出治政与治学的不同趋向,至北宋以"稽古之学"得到理性概括。北宋陈瓘奏议中论及的"稽古之学",体现了宋儒希求探明六经原旨的集体追求,同时表现出在疑经变古思潮下,宋人追溯本经、藐视汉唐传注之学,强调经典经世治政社会功用的宋学精神。从学术史角度看,"稽古之学"在宋代的确立,标志着以训诂为主的汉唐"传注之学"发生了重要转折。宋儒以治世为旨归的解经,流于心性之学的樊篱,是对汉唐经学的矫枉过正。

关 键 词:稽古  传注  稽古之学  传注之学  宋代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Theory of Retroactive Ancient in Song Dynasty and Its Value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