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
引用本文:张彦华.论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J].决策探索,2005(9):53-53.
作者姓名:张彦华
摘    要:我国现行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了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此后,司法解释和刑事立法对该罪的规定又几经变化,由于立法对客观方面规定得不够科学、明确,司法解释又没有准确解释出立法之内涵,使得人们对这一危害行为在认识和处理上存在一定分歧。要准确认定该罪,有必要对其客观方面进行理论探讨。本文拟就挪用公款罪客观表现中的有关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同仁。

关 键 词:挪用公款罪  客观方面  国家工作人员  刑事立法  数额较大  司法解释  第384条  归个人使用  现行刑法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