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类日常交际双渠道行为探源
引用本文:冯文洁.人类日常交际双渠道行为探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作者姓名:冯文洁
摘    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判断,是以人类交际行为的多样性为前提的,决不排除在一定条件下,某些非语言交际符号会成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复杂的人类社会决定了人类交际行为的多样性.从广义上讲,一个人读书看报,欣赏字画,看电视,听音乐,都是在交际;两人相对而坐,一言不发,眉目传情也是一种交际活动.采用什么样的交际方式,以何种交际手段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由交际的目的、内容,交际的场所、时间以及交际者的不同情况而决定的.就面对面的日常交际而言,主要是两条渠道:言语交际行为和人体语言交际行为.人体语言也可以叫“行为语言”,“身体语言”、“体态语言”等,它是非语言交际行为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其他诸多非语言行为大多都可以纳入人体语言中,如“服饰语言”是人体语言的“修辞”格式.而“空间语言”是人体语言的“空间机制”.所谓人体语言是以人自身的表情、动作、姿态及交际各方的空间位置关系等为能指的符号系统.近些年的研究证明,人类这一自古就有的交际行为是日常交际的一条重要渠道.美国的伯德斯特尔等人经研究认为:多数情况下语言只表达约30—35%的思想,而65%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语言形式传递的,日常交际中主要是人体语言传递的.心理学家梅拉比则认为“交流的总效果=0.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