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民族观”的价值意蕴及其中国意义 |
| |
作者姓名: | 薛俊强 |
| |
作者单位: |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法论问题研究”(11BZX011),项目负责人:倪志安;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思考”(2011QNZX09),项目负责人:薛俊强;西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博士基金项目“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理想的当代阐释”(SWU090093),项目负责人:薛俊强,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马克思社会理想观研究”(SWU1109032),项目负责人:薛俊强 |
| |
摘 要: | 马克思对民族问题的思考并非如以赛亚·伯林所说的"民族虚无主义"立场,也并非"欧洲中心论"立场。马克思"民族观"的价值关切体现为:解构"资本"统治人的逻辑悖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奴役人的现状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仍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主题。当代中国社会正步入马克思对"资本"、"市场"、"社会主义"和"人的自由和解放"等社会问题思考的时代历史境遇。
|
关 键 词: | 马克思 民族问题 中国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