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讲话》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张居华.《讲话》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作者姓名:张居华
摘    要: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它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究竟还有没有指导意义,仍是当前文艺界、理论界有必要解决的严肃问题。 《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这种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评价,对它的现实意义所作的正确回答,自然地适合于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文艺思想。《讲话》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中的运用和发展,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的科学理论。实践之树是常青的,来自实践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之树”,也是常青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