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再回声音现场:明清“格调说”的“声义”建构
引用本文:魏宏远,徐佳慧.再回声音现场:明清“格调说”的“声义”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145-155.
作者姓名:魏宏远  徐佳慧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人传记文体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BZW095);;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古典传记文学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1lzujbkytd006)、“明代‘名贤碑传’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3jbkyzx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声”论诗是明清的诗学热点。在声义与辞义离合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声辨体、以声论诗、无声不成诗等言论,以及反对以义学蔽声教、以义夺声等主张。近现代以来对“格调说”的研究多从其与“神韵”“性灵”“肌理”的关系出发,或从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层面展开。这些研究比较多地强调格调的辞义而忽视声义,特别是对声音的在场性关注不够。明代赵宧光提出“诗以声为命”“以声为体”的“声教”理念,进一步发展了宋代郑樵“诗以声为用”的观点,清代沈德潜接续明代七子派“格调”观,在阐发“以声求义”时突出“格调”的“温柔敦厚”诗教思想,强调控制声音以达到国家治理的诗学意图,此二种观念极大地促进了诗学中的“声学转向”。

关 键 词:格调说  声教  依谱作诗  因声求义  声音治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