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重场面调度:《猎手之夜》中的偶得声音在克拉尔《白昼月光》和戈达尔《电影史》中的运用
引用本文:艾米·史克杰塞斯,姜清远.多重场面调度:《猎手之夜》中的偶得声音在克拉尔《白昼月光》和戈达尔《电影史》中的运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58-73.
作者姓名:艾米·史克杰塞斯  姜清远
作者单位:1. 利物浦大学音乐系;2. 北京大学英语系
摘    要:音乐是电影场面调度中的重要元素(“场面调度”指将观众带入电影世界的多重感官介面)。借鉴和发展米歇尔·穆赫雷(Michel Mourlet)“轮廓理论”(contour theory),来分析声音质地、震动和节奏等听觉元素如何产生与光、影、演员动作等为人熟知的视觉元素类似的影响。传统上,对音乐主题动机(leitmotif)的分析把旋律和孤立的影像符号相对应;然而在轮廓理论中,观者感受到的是连缀成线的场景调度元素,从而极大丰富了影像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为证明这一分析手法的有效性,特选取查尔斯·劳顿执导的《猎手之夜》及两部运用了该片视听材料的后作,即让-吕克·戈达尔的《电影史》与刘易斯·克拉尔的《白昼月光》。虽然《猎手之夜》作为故事片支持由主题动机切入的解读方式,但是它的配乐却像实验电影的声音一样拒绝简单直接的音画对应。轮廓理论通过分析音画叠加,使场面调度有了更多可能性。

关 键 词:场面调度  轮廓理论  听觉元素  影像与情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